找到相关内容277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手印法的推广与创新

    元心体空。  讲俱生和合,首先以净胜解和厌离,初修四加行道的暖位,次修顶位和忍位,最后修世第一位。暖位能成就、精进根、念根。三摩地和慧眼,此五是正行的基础,正行位修止观及止观双运法。《解脱道...以修持密法而闻名的大成就者,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密咒师。他幼年师事帕木竹巴,得其教授,顿开智慧,现证诸法实义。他认为,修行首先应修菩提心,次修自身本尊,第三应修敬上师,第四应修分别正见,最后发愿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5449436.html
  • 涅槃之研究

    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、慧根。奊   能精勤修身念处娙,修止修观,修三三昧,是般若经中最常提倡的修法,修四念处,修五,其实这些方法都是增上定学的部分,包含于三十七道品中,也就是有系统而又次第...名为正法末世,何以故?认一切我为涅槃故。有证有悟名成就故。……有我爱者亦爱涅槃,伏我爱为涅槃相;有憎我者亦憎生死,不知爱者真生死故,别憎生死名不解脱。埐   虽然此经较晚...

    释性仪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2250193.html
  • 持松法师文钞

    伤吕碧城居士之逝 吕碧城居士,余耳其名者久矣。 初不知其详,仅悉为吾国留欧一女子。于佛学颇具,在西人报章杂志中,时抒其辞藻,大抵为护生戒杀,倡导疏食等一类小品文字。当时余竟拟...。 宣统改元,讲唯识于皖之尚志学校。宣统二年,讲维摩于药王殿。三年,讲维摩于九莲庵,毕,主办金陵师范学校。迨光复初,安庆青华学会第一中学延师讲起论。元年,狄君楚青及上海各居士等延师居哈同花园,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550411.html
  • 求道必先务本——对阿含圣典地位与价值的重新思考

    ,使不善法减除,善法增长,在希欲及解的力量下,将禅定及智能不断地加强,对顺逆的感受保持平常心,不再生起贪嗔反应,四神足就渐次圆满。  (4)五五力的实践  五与五力其内涵并无不同,释尊说:...、法、僧的净及圣戒的成就。具足五五力中的力一方面依靠亲近善士,听闻正法,一方面依靠如理思维,法随法行,由此才能进入圣流。  (5)七觉支的实践  七觉支是念、择法、精进、喜、轻安、定、舍觉...

    向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1451430.html
  • 阿含道性(下)

    阿含一○九经说道:修止可以得观,修观可以得止,止观相须。我们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的平衡发展也一样的要求。跟慧要取得平衡,若太有信仰,而忽略掉智慧就容易流于迷信;若太要求自己理智,而忽略掉因果的信仰...烦恼的 能力,只能说有压抑烦恼的能力,没有办法说 有断除烦恼的能力,没办法肯定这一点。从 性来看,刚才说知、情、意,如是慧根,情是 ,意是定,有些人偏向发展,有些人均 衡发展,所以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3153175.html
  • 论法眼宗对佛教经典的汲取

    。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。’诸上座且作么生会? 不作方便,又无渐次,古人意在甚么处?若会得,诸佛常现前;若未会,莫向《圆觉经》里 讨。夫佛法亘古亘今,未尝不现前。诸上座,一切时中,咸承此威光,须具大,...自有生灭, 非为汝闻声生声灭,令汝闻性,为有为无。”人们耳朵听到的,只是声尘,尘生尘灭,无关 于闻性。“声尘生灭,动静皆空。声不至于耳根,不往于声所。”(《宗镜录》卷54) 法 眼宗汲取了见闻之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3553515.html
  • 莲宗巨匠在法雨寺

    ,应机调伏众生,印光大师,文学三昧,真今日群旨之眼也。诵此后,更进以莲池、憨山、紫柏、藕益诸集,培足,蔗解行证得,有下手处。启超具缚凡夫,何足以测大师。述所益受,用策精进云尔。”  当初,徐居士...圆寂,享年八十,僧腊六十。  印公之本迹,不可思议。圆寂前,预知时至;火化后,舍利证。  印公初示微疾,精神尤健。农历11月3日始见萎顿象。晚间仍食粥少许,食毕,对真达和尚等讲:“净土法门,别无奇特...

    法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0761549.html
  • 略论丛林清规

    菩萨妙法树,生于直心地,种慈悲,智慧以为身,方便为枝干,五度为繁密,定业神通华,一切智为果。”又《法华经药草喻品》亦以卉木丛林喻随机受化。凡四僧以上至百千同住一处作法游事,如水乳合,皆名丛林。中国化...总务侍者。书写侍者又称为写法侍者,记录摭拾住持和尚的开示法语,是由他记写悬牌示众的。他们侍候和尚等于方丈的侍从,多选和尚的入室弟子任之,也是清高的职司。佛经称侍者应具八法,所谓:①坚固;②其心觅进...

    天 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3063678.html
  • 永明延寿“观心成佛”的思想初探——以《观心玄枢》第二问为中心

    只知道心的名却不知心体,有的则是在修行上有缺失,因为既然不是所谓上上根人就应该老实修行,否则只是狂慧,延寿在《宗镜录》卷三十五中说:  一诸佛无一字可说,既全归心旨。应备,圆解已周,纤  疑不起,...认为众生皆有的佛性即是如来藏,我们早已本具成佛之因,只待觉悟。  但是,虽说这自然清净的真心人人有之,可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,因而,延寿说能觉此绝对真心者就是入十之初号不动智佛,若下觉此绝对真心...

    黄绎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0067357.html
  • 道教、儒教与佛教异同之辨析

    足、精进如意足; (4)五根系指修行所依凭的五种内在条件,分别为: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、慧根; (5)五力是指因五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促进修行、达到解脱的力量,依次为: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...七个主题,它们分别是: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如意、五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,这些也即是佛教所谓本母问题或根本问题。其中(1)四念住亦作四念处,是指在精神专注的状态下思虑身是不净、受是苦、心是无常、法是无我...

    道教儒教佛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1469960.html